English

做脚踏实地的学问

2000-04-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梁颖 我有话说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界出现了一股反思本学科学术历程的思潮,出版了一批回顾性与批评性相结合的学术史论著。这其中无论是在体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显出独特风格的,是复旦大学出版社近年刊行的多卷本《中国学术名著提要》中最新推出的一种——陈正宏、章培恒主编的《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文学卷》。

以提要的形式展现学术发展的进程和提要编写者个人的学术见解,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人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即是一个最显著的例证。为中国学者撰著的文学研究论著编纂提要体的工具书,这项工作起步较晚,但前此也已有至少两种著作问世:一是霍松林主编的《中国历代诗词曲论专著提要》(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一是乔默主编的《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复旦版《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文学卷》较后出,而具有统揽古今、包括各体的特点,又在实证性与学术史梳理方面做得更为到位,因此依然富有新意。

全书选取汉代至1949年间中国学者撰写的文学研究名著198部(篇),依论著的性质和体式,分为文献纂辑、作品笺注、作家传记、专题研究、文学批评、文学史六大类,逐一进行详细的提要,由于各大类下所选被提要的论著,是主要依照论著的刊行时间,参考作者生活年代的前后加以排次的;而主编者在规划各篇提要的撰写时,又有意凸现其间的历史线索(参见本书《前言》),因此全书总体上显出这样一种基本框架,即以不同性质与形态的文学研究著作的不同发展途径为主干,来展示中国文学学术发展的丰富性与曲折性。而在这样的基本框架下,许多以往被人忽视的学术史问题都得以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如本书“文献纂辑”类的《诗纪》篇中,谈到了汇纂体的文学总集,如何在明代成为原本是选本体一统天下的总集中的新秀。“作家传记”类的《清真先生遗事》和《陶渊明》两篇,讨论了新型的带有评论的作家传记,如何从传统的年谱中脱胎出来。“作品笺注”类的明代、清代及现代学者撰著的古代诗文笺注本各篇提要里,又比较具体地探索了以陈寅恪为代表的现代学者“诗史互证”方法的历史渊源。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所做的这方面的工作,都不是泛泛之论,而是从具体的材料出发,以实证为基础,是只有真正仔细读过书的人才道得出的真知灼见。

与上一项工作相关联,本书所作的另一项工作也很有意义,那就是对所提要的文学学术名著的版本,进行了比较精到的考证。像《明诗综》提要的开首,指出现存诸种清代印本间的实际差异,并特地说明目前通行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明诗综》“于原书所收诗人诗作随意删略,不可据”,虽仅寥寥数语,却发前人所未发,显然是经过实际版本校勘才得出的结论。这样的版本介绍,对于初涉文学研究者选择善本名著研读,自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又如二十世纪学者撰写的文学研究名著,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的版本问题。本书主编近年倡导运用传统的古籍整理方法,加强对二十世纪文化学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本书的一部分提要,即是这方面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像“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大类所附“文学批评史”中的各篇提要,均严格以本书收书界限为断限,取1949年前各书的通行版本为依据,而对1949年前刊行的其他版本与1949年后出版的同书修订本,则利用校勘的成果,在提要中加以对比性的扼要介绍。这不仅为今人研究具体学者及其著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为学界今后开展诸如二十世纪的学术与政治等重要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史料指南。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文学卷》从总体上看是一部根底扎实的学术著作。但因为是在探索一种前人较少尝试的著述思路,所以某些方面仍有可改进之处。书中既已收钱钟书《谈艺录》,而不收陈铨的比较文学研究名作《中德文学研究》,且于现代中国学者撰著的外国文学研究专著概未选收,似与“文学卷”的总名不尽相符;各篇提要后所附中外学者研究学术名著的主要论著,外文文献方面仅著录英、日、德文之作,而不及在汉学方面有重要成果的俄文与法文论著,也是一大遗憾。此外,“专题研究”中有关戏曲论著的几篇提要,于名著本身的特征述介过略,而多谈本来并不突出的戏曲理论方面,似亦不甚恰当,这些都希望编撰者在今后本书再版时加以必要的修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